学习之道 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 子曰:“温故而知新,可以为师矣。
” 子曰:“学而不思则罔,思而不学则殆 。
” 子曰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
” 子曰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
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
” 为人处世 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 子曰: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长戚戚。
” 子贡问曰: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”子曰:“其恕乎!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” 子曰: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 子曰:“君子成人之美,不成人之恶。
小人反是。
” 道德修养 子曰:“志士仁人,无求生以害仁,有杀身以成仁。
” 子曰:“富与贵,是人之所欲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处也。
贫与贱,是人之所恶也;不以其道得之,不去也。
” 子曰:“饭疏食,饮水,曲肱而枕之,乐亦在其中矣。
不义而富且贵,于我如浮云。
” 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
” 子夏曰:“博学而笃志,切问而近思,仁在其中矣。
” 为政理念 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
” 哀公问曰:“何为则民服?”孔子对曰:“举直错诸枉,则民服;举枉错诸直,则民不服。
” 子曰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
” 子适卫,冉有仆。
子曰:“庶矣哉!”冉有曰:“既庶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富之。
”曰:“既富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教之。
”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:“如杀无道,以就有道,何如?”孔子对曰:“子为政,焉用杀?子欲善而民善矣。
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
” 教育思想 子曰:“有教无类。
” 子曰: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。
举一隅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。
” 颜渊、季路侍。
子曰:“盍各言尔志?”子路曰:“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,敝之而无憾。
”颜渊曰:“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
”子路曰:“愿闻子之志。
”子曰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
” 子贡问:“师与商也孰贤?”子曰:“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
”曰:“然则师愈与?”子曰:“过犹不及。
” 子游问孝。
子曰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
至于犬马,皆能有养;不敬,何以别乎?” 礼仪规范 林放问礼之本。
子曰:“大哉问!礼,与其奢也,宁俭;丧,与其易也,宁戚。
” 子曰:“非礼勿视,非礼勿听,非礼勿言,非礼勿动。
” 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
子曰:“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
”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。
子曰:“赐也!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
” 先进于礼乐,野人也;后进于礼乐,君子也。
如用之,则吾从先进。